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白地紫菀多少钱一克,以及紫百地黄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要性平中药大全 我还可以加分值
- 2、中草药:白地紫菀的功效与作用
- 3、紫菀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紫菀的用法用量是多少?
- 4、请问灵芝,丹参,何首乌等 多少钱一克
- 5、大火草的功效与作用
- 6、最近广西产有种叫大火草的特别火,它是那种植物?
要性平中药大全 我还可以加分值
阿胶(驴皮胶、傅致胶、盆覆胶)
味性:甘,平。归经:肝;肺;肾经。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
八宝镇心丹(大叶沿阶草、褐鞘沿阶草)
味性:甘,平。定心安神,止咳化痰。主治心悸,心慌,风湿性心脏病,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
八哥(寒皋、鸲鹆、花鹆、哵哵鸟)
味性:甘,平。下气,止血。治久嗽,呃逆,痔疮出血。
八角枫花(牛尾巴花)
味性:味辛;性平。归经:归肝;胃经。散风;理气;止痛。主头风头痛;胸腹胀痛
八角枫叶(大风药叶)
味性:味苦;辛;性平。归经:归肝;肾经。化瘀接骨;解每杀虫。主跌打瘀肿;骨折;疮肿;乳痈;乳头皲裂;漆返消疮;疥癣;刀伤出血
八角莲(一把伞、六角莲、独叶一枝花、独脚莲[江西]、一碗水[陕西]、八角七、八角兵盘七、鬼臼、八角连、金魁莲、旱八角、叶下花、马眼莲、八角盘、独脚莲、独角莲、八角金盘、山荷叶、爵犀、马目毒公、九臼、天臼、解毒、害母草、独荷草、羞天花、术律草、琼田草、旱荷、金星八角、金魁连、八角乌、白八角莲、金边七)
味性:苦辛,平。归经:肺;肝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治痈肿,疔疮,瘰疬,喉蛾,跌打损伤,蛇咬伤。
八角莲叶(鬼臼叶)
味性:味苦;辛;性平。归经:肺经。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主痈肿疔疮;喘咳
八楞麻(牛鼻子树、老母猪、五爪根、大糯叶、双合合、牙呼光[傣])
味性:淡,平。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治肠痈,经闭腹痛,泄泻,风湿痛,荨麻疹,皮肤瘙痒,湿疹,痘疮。
八楞木(八棱麻、青竹标、八面风、三棱草)
味性:辛苦,平。祛风活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麻风。
八爪金龙(百两金、八爪龙、八爪根、铁雨伞、高八爪、开喉箭[四川])
味性:苦,平。清咽利喉,散瘀消肿。主治: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巴巴花(土黄花、巴巴叶、土黄芪、磨盘草)
味性:淡;平。清热解毒。主感冒发热;腮腺炎;甲状腺肿大;神经衰弱;小便不利;疮疖;脚癣和耳鸣
巴旦杏仁(八担仁、巴达杏仁、叭哒杏仁、巴旦杏、偏桃、婆淡树、偏核桃、匾桃、忽鹿麻、京杏)
味性:甘,平。归经:归心、肝、大肠经。润肺,止咳,化痰,下气。治虚劳咳嗽,心腹逆闷。
巴山虎(金扣钮根、细钮扣根、扣子头、紫花茄根)
味性:苦,平。清热除湿,祛瘀消肿。治风湿痹痛,痧气腹痛,头痛,牙痛,咽炎,扁桃体炎,疳积,跌打损伤,瘰疬。
巴掌草(千灵丹、红草鞋、狮子利、狮子尾、狗舌草)
味性:辛,平。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脾肿大;肺结核咳血;跌打损伤
扒地蜈蚣(扛棺回)
味性:微酸、涩,平。活血散瘀,解毒。用于各种毒蛇咬伤及跌打损伤。
芭茅(竿青、竿芒)
味性:甘;淡;平。清热通淋;祛风和湿。主热淋;石淋;白浊;带下;风湿痹痛
菝葜叶
味性:甘;性平漏丛知。治风肿,疮疖,肿毒,臁疮,烫伤。
白八角莲(血丝金盆、鬼臼、九臼)
味性:味甘;苦;性平。滋阴补肾;清肺润燥;解毒消肿。主劳伤筋骨痛;阳萎;胃痛;无名肿毒;刀枪外伤
白背叶(野桐、叶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朴树、白帽顶、白膜叶、白鹤叶、白面戟、白面风、白桃叶)
味性:味苦;性平。归经:肝;脾经。清热;解毒;祛湿;止血。主蜂窝组织炎;化脓性中耳炎;鹅口疮;湿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白背叶根(白膜根、白朴根、野桐根)
味性:味微苦;涩;性平。归经:脾;肾;膀胱经。清热;祛湿;收涩;消瘀。主肝炎肠炎;淋浊;带下;脱肛;子宫下垂;肝脾肿大;跌打扭伤
白萆薢(刺萆薢、萆薢、花萆薢、滑杆白萆薢)
味性:涩微苦,平。祛风湿,利尿。治风湿性筋骨疼痛,小便短少,淋浊。
白补药(翻天雷公)
味性:辛,平。补虚益损;强筋壮骨。主肺病;虚弱干瘦;头目眩晕;劳伤盘骨
白车轴草(白花苜蓿、三消草、螃蟹花、金花草、菽草翘摇)
味性:微甘,平。清热,凉血,宁心。;癫痫:全草1两,水煎服。并用5钱,捣烂包患者额上。;痔疮出血:全草1两,酒水各半,煎服。
白地紫菀(大火草、牛耳朵火草、白叶不翻、小一支箭、白头翁)
味性:辛微苦,平。清热利湿,理气化痰,捎积杀虫。治痢疾,胃痛,感冒咳嗽,气喘痰多,消化不良,蛔虫症,扁桃体炎,外用可以止血郑颤。
白豆(饭豆、眉豆、白目豆、甘豆)
味性:甘咸,平。归经:入脾、肾经。调中益气,健脾益肾。
白肚
味性:辛;平。活血通络。主风湿疼痛;跌打肿痛
白对节子叶
味性:味苦;辛;性平。祛风通络;疗疮止痒。主风湿痛;中风瘫痪;疮疡;风疹
白饭豆(云藊豆、四季豆、龙爪豆、唐豇、隐元豆、云豆、六月鲜、龙骨豆、二生豆、三生豆、唐豆、白豆、粉豆)
味性:甘淡,平。滋养,解热,利尿,消肿。治水肿,脚气病。
白粉藤(独脚乌桕、夜牵牛、白面水鸡、青龙跌打、山葫芦、山鸡蛋、飞龙接骨)
味性:根:微辛,平。藤、叶:苦,寒。根:化痰散结,消肿解毒,祛风活络。用于颈淋巴结结核,扭伤骨折,腰肌劳损,风湿骨痛,坐骨神经痛,疮疡肿毒,毒蛇咬伤。;藤、叶:拔毒消肿。用于疮疡肿毒,小儿湿疹。
白果(白果仁、灵眼、佛指甲、佛指柑、鸭脚子)
味性:甘苦涩,平。归经:归肺经。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白果槲寄生(欧寄生)
味性:甘;苦;性平。祛风湿;强筋骨;催乳。主风湿痹痛;筋骨痿弱;腰痛腿软;产后乳汁稀少
白果叶(银杏叶)
味性:苦;甘;涩;性平。归经:心;肺;脾经。活血养心,敛肺涩肠。主胸痹心痛;喘咳痰嗽;泄泻痢疾;白带
白蒿(蘩、皤蒿、由胡、蘩母、旁勃、白艾蒿、蓬蒿、莓母、大白蒿、大子蒿、臭蒿子、山艾、大头蒿、苦蒿)
味性:甘,平。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
白鹤菌
味性:微辛;性平。祛风除湿;清肺止咳。主风湿痹痛;肺结核;支气管炎;咳嗽痰喘
白鹤灵芝(癣草)
味性:甘淡,平。归经:肺经。清热润肺;杀虫止痒。主劳嗽;疥癣;湿疹
白鹤藤根(白膏药根)
味性:涩甘;平。归经:肾经。祛风湿;舒筋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白花草
味性:味甘;微苦;性平。清热利湿。主热淋
白花柴(米念巴、白花树、翠容叶)
味性:微甘,平。活血散瘀,舒筋活络。;跌打损伤,骨折:鲜叶捣烂加酒炒热外敷。;外伤出血:鲜叶捣烂外敷。;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用枝、茎、叶3~5钱,水煎服或炖猪骨服。;疮疖:鲜叶适量,水煎外洗。
白花杆(建德山梅花、土常山[浙江东天目]、山梅花)
味性:苦,平。活血定痛。;疟疾,挫伤,腰胁疼痛,胃痛:根皮8钱,用狗肉炖熟,调白糖服。;太阳头痛:根皮加白糖共捣烂,敷贴患处。
白花鬼针草(金杯银盏、金盏银盆、盲肠草)
味性:味甘;微苦;性平。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湿热黄疸;痈肿疮疖。
白花蛇目睛
味性:味甘;咸;性平。归经:肝;脾经。疏风定惊。主小儿夜啼
白花苋(烂脚蒿、白牛膝、土牛膝、怀牛膝)
味性:微辛,平。活血散瘀;清热除湿。主月经不调;血瘀崩漏;经闭;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湿热黄疸;痢疾;角膜云翳
白花油麻藤(鸡血藤[广西]、鲤鱼藤、大蓝布麻)
味性:微苦、涩,平。补血,通经络,强筋骨。用于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月经不调,腰腿痛。
白僵蚕(僵蚕、天虫、僵虫、白僵虫)
味性:辛咸,平。归经:肝;肺;胃经。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
白胶香(枫香脂、枫脂、白胶、芸香、胶香)
味性:味辛苦,平。归经:入脾、肝二经。活血,凉血,解毒,止痛。治痈疽,疮疥,瘾疹,瘰疬,金疮,齿痛,吐血,衄血。
白九股牛(牛角七、蜜油参、九股牛、松皮九股牛、牛尾独活)
味性:辛、微甘,平。托毒外出,补中益气。用于淋巴腺炎,疖,痈,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气虚头晕,耳鸣。
白酒草(山地菊、假蓬、酒药草、小白酒草、刀口药、石青菜、毛青菜、毛柴胡、山地菊菊)
味性:辛、微苦,平。清热止痛;祛风化痰。主肋膜炎;肺炎;咽喉肿痛;小儿惊风
白兰花叶
味性:苦;辛;性平。清热利尿;止咳化痰。主泌尿系感染;小便不利;支气管炎
白狼毒(狼毒[东北]、狼毒疙瘩、黄皮狼毒、大猫眼草、猫眼根、山红萝卜根)
味性:辛,平。破积杀虫,除湿止痒。用于淋巴结结核,骨结核,皮肤结核,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慢性支气管炎,阴道滴虫。
白榔皮(色告白、榔皮树)
味性:辛;苦;平。祛风利湿;接骨。主风湿痹痛;水肿;小便不利;骨折
白栎蔀(白栎蒲)
味性:苦;涩;性平。健脾消积,理气,清火,明目。治疝气,疳积,火眼赤痛。
白龙穿彩(白龙串彩、白龙苍、白龙昌菜、白花益母草、脓疮草)
味性:辛、微苦,平。调经活血;清热利水。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急性肾炎;乳腺炎;丹毒;疖肿;脓疮
白绿叶(羊奶果、胡颓子、天青地白、小羊奶果、羊肋树、羊奶奶)
味性:酸,平。归经:肺;肾;膀胱经。利尿排石,止咳定喘,行气止痛。主治慢性肾炎,胃痛,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白绿叶果实
味性:甘;酸;平。止泻;消积;利湿。主腹泻;小儿疳积;急性肾炎
白螺蛳壳(白螺壳、鬼眼睛)
味性:甘淡,平。归经:肺;心;胃经。化痰;和胃;敛疮。主痰热咳嗽;反胃;胃痛;吐酸;瘰疬;溃疡;烫伤;疳疮
白毛鹿茸草(鱼腮草、六月霜)
味性:微苦、涩,平。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小儿鹅口疮,牙痛,肺炎,小儿高热,风湿性关节炎,吐血,便血;外用治乳腺炎,外伤出血。
白毛藤根(排风藤根)
味性:味苦;辛;性平。治风火牙痛,头痛,瘰疬,痈肿,痔漏。
白茅针(茅苗、茅笋、茅针、茅锥、茅蜜、茅荑、茅揠、茅芽)
味性:甘;平。止血。治衄血,尿血,大便下血。
白梅(盐梅、霜梅、白霜梅)
味性:酸涩咸,平。归经:肝;肾经。治喉痹,泻痢烦渴,梅核膈气,痈疽肿毒,外伤出血。
白梅花(绿萼梅、绿梅花)
味性:酸涩,平。归经:入肝、肺二经。舒肝,和胃,化痰。治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
白蘑(口蘑)
味性:甘,平。宣肠益气,散血热,透发麻疹。主治小儿麻疹欲出不出,烦躁不安。
白木耳(白耳子)
味性:甘淡,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治虚劳咳嗽,痰中带血,虚热口渴。
白皮(牛千斤)
味性:涩;平。归经:肝经。止血生肌。主刀伤出血
白千层(玉树、千层皮)
味性:淡,平。安神镇静。
白千层皮(千层皮)
味性:味淡;性平。安神;解毒。主失眠;多梦;神志不安;创伤化脓
白千层油
味性:味辛;性平。归经:归肝;胃;心经。祛风通络;理气止痛;杀虫。主风湿痹痛;拘挛麻木;脘腹胀痛;牙痛;头痛;疝气痛;跌打肿痛;疥疮
白绒草(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老虎花、毛绣球防风、白风轮菜、银针七、北风草、灯笼花)
味性:甘、微辛,平。清肺止咳,咯血,胸痛;外用治疖肿,乳腺炎。
白三七(打不死、还阳参、三面七、接骨丹、三步接骨丹、三匹七)
味性:涩,平。止血,镇痛,强筋,长骨。治跌打损伤,骨折。
白沙糖(石蜜、白糖、糖霜、白霜糖)
味性:甘;平。归经:脾;肺经。润肺,生津。治肺燥咳嗽,口干燥渴,中虚脘痛。
白石榴花
味性:酸甘,平。归经:归肺经。涩肠止血。主久痢;便血;咳血;衄血;吐血
白石脂(白符、随、白陶土、高岭土)
味性:甘酸,平。归经:肺;大肠经。为涩肠止泻药。现一般外用做吸收剂。
白首乌(山东何首乌、泰山何首乌、泰山白首乌、和尚乌、隔山消、白何乌、白何首乌、隔山撬、白木香、野蕃薯、一肿三消、和平参、山花旗、张果老)
味性:味苦;薇苦;性平。归经:肝;肾;脾胃经。安神、补血。用于体虚失眠,健忘多梦,皮肤搔痒。
白藤(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
味性:味辛;性平。归经:肺;肝经。发汗,祛风,活血,止血。治风寒感冒,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伤出血。
白土茯苓(白萆薢、白土苓、土茯苓、铁架子土茯苓、九牛力、千斤力、土萆薢)
味性:甘;淡;平。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小便淋涩;白浊;带下;痈肿疮毒
白鹇(鹎雉、白鹎、白雉、越禽、银鸡、银雉、白鵫、白翰、鵫雉、雗雉、白雗、文雗)
味性:味甘;性平。归经:脾;肺经。补气;健脾;益肺。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后饱胀;大便溏泄;虚劳发热;咳嗽
白鸭肉(鹜肉、骛肉)
味性:甘咸,平。归经:肺;脾;肾经。补益气阴;利水消肿。主虚劳骨蒸;咳嗽;水肿
白杨树根皮(白杨皮)
味性:苦,平。治肺热咳嗽,淋浊,蛔虫腹痛,白带,妊娠下痢。
白叶不翻(白地紫菀、大火草、牛耳朵火草、小一支箭、白头翁)
味性:味辛;微苦;性平。清热化痰;消积杀早。主感冒;咳嗽气喘;痢疾;胃痛;消化不良;蛔虫症;外伤出血
白叶刺根
味性:酸涩,平。祛风理湿,下气定喘,固肾。
白叶花柴(白叶花、银背叶秔子梢、银色秔子梢)
味性:涩,平。清热利湿,收敛止血。主治肠炎,腹泻,痢疾,浮肿,便血。本品还可治风湿,跌打损伤,骨折等症。
白叶火草(拿戛千里光、白背艾、火门艾、大叶艾、满山香、大白叶子火草)
味性:味淡;性平。散风热;定喘咳;利水湿。主感冒发热;咳喘;小便淋涩;肾炎水肿
白颖苔草
味性:味甘;苦;涩;性平。归经:三焦;脾;胃;肾经。清热利尿通淋。主乳糜尿
白鱼(鲌鱼、鱎鱼、白扁鱼)
味性:甘,平。归经:脾;胃经。开胃消食;健脾行水。主食积不化;水肿
白鱼尾果
味性:苦;性平。驱虫消肿。主小儿蛔虫病;疳积
白云瓜(山萝卜)
味性:甘;微辛;平。化痰通络。主中风不语;痰涎壅塞;半身不遂
白脂麻(白油麻、白胡麻)
味性:甘,平。润燥,滑肠。治脾约便难,小儿头疮。
白芷叶(蒚麻、莴麻)
味性:味辛;性平。祛风解毒。主瘾疹;丹毒
白猪栗根
味性:辛;涩;微苦;性平。收敛止泻。主肠炎;腹泻
百步还阳丹(鸟巢兰)
味性:甘;平。归经:心;肝经。活血散瘀;接骨生肌。主跌打损伤;骨折
百脉根(黄花草、牛角花、黄瓜草、小花生藤、地羊鹊、斑鸠窝、柏脉根、都草、黄金花、五叶草、鸟距草)
味性:辛,平。归经:肺经。补虚;清热;止渴。主虚劳;阴虚发热;口渴
百蕊草根
味性:微苦;辛;性平。行气活血;通乳。主月经不调;乳汁不下
百舌鸟(反舌、反舌鸟、交啄、牛屎八哥、牛屎了、乌鸫、乌鴶、牛屎八、牛屎哵哥)
味性:味甘;咸;性平。归经:胃经。补气益血;杀虫止痛。主血虚头晕;小儿语迟;虫积胃痛
百尾笋(石竹根、竹林梢、万花梢、黄牛尾巴、竹林霄)
味性:甘,平。润肺止咳,健脾消积。治虚损咳喘,痰中带血,肠风下血,食积胀满。
百药煎
味性:酸甘,平。归经:心;肺;胃经。润肺化痰,生津止渴。治久咳痰多,咽痛,便血,久痢脱肛,口疮,牙疳,痈肿疮疡。
柏根白皮(柏皮、柏白皮)
味性:苦;性平。凉血;解毒;敛疮;生发。。主烫伤;灸疮;疮疡溃烂;毛发脱落。
柏树(柏、香扁柏)
味性:子:甘、辛、微苦,平;叶:苦、辛,温;树脂:淡、涩,平。子:祛风清热,安神,止血。用于发热烦躁,小儿高热,吐血。;叶:止血生肌。外用治外伤出血。;树脂:解发热,燥湿,镇痛。用于发热头痛,白带;外用治外伤出血。
柏树果(柏树子、香柏树子)
味性:苦涩,平。归经:心;肺经。祛风,安神,凉血,止血。治感冒头痛发热,胃痛,烦躁,吐血。
柏树叶
味性:苦;涩;性平。凉血止血;敛疮生肌。主吐血;血痢;痔疮;癞疮;烫伤;刀伤;毒蛇咬伤。
柏树油(柏油、寸柏香)
味性:甘;微涩;性平。祛风,解毒,生肌,治风热头痛,白带,淋浊,痈疽疮疡,刀伤出血。
柏脂(柏油)
味性:甘;性平。治疥癣,癞疮,秃疮,黄水疮,丹毒。
中草药:白地紫菀的功效与作用
白地紫菀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大火草、牛耳朵火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白叶不翻、小一支箭、白头翁(《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菊科植物钩毛大丁草的根。
【植物形态】钩毛大丁草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根细长须状,多数。叶基生,椭圆状卵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4厘米,基部平截,下延,边缘微波状,上面绿色,下面密被灰白色绵毛;叶柄长2~6厘米。花茎由根基抽出。头状花序单生于顶端;总苞片覆瓦状,多列,外层苞片钻形,向内渐成披针形,均被毛;花白色至粉红色,后变淡红紫色,舌状花雌性,管状花两性,先端5齿裂,稍2唇形。瘦果有喙,冠毛刺毛状。花期2~4月。
生于山坡、林边、草丛中。
【采集】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辛微苦,平。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理气化痰,捎积杀虫。治痢疾,胃痛,感冒咳嗽,气喘嫌态痰多,消化不良,蛔虫症,扁桃体炎,外用可以止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友唤。0.5~1两。外用:研末撒。
【宜忌】孕妇忌服。(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好者凯药选》)
提醒您:白地紫菀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紫菀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紫菀的用法用量是多少?
我们知道紫菀作为一种中草药,紫菀有很好的消炎作用,紫菀到底是什么?有什么药用价值呢?春天到了我们要注意,感冒伤风,紫菀是很好的用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紫菀有什么好的医药价值,怎样使用紫菀!
紫菀的功效与作用
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小便不利。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1、《本经》: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蹷,安五藏。
2、《药性论》:补虚下气,治胸胁逆气,劳气虚热。
3、《别录》: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
4、《日华子本草》:调中及肺痿吐血,消痰止咳。
5、《唐本草》:治气喘,阴痿。
6、《本草从新》: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又能通利小肠。
7、《本草衍义》:益肺气。
8、《本草再新》:润肺下气,寒痰及虚喘者宜之。
紫菀的药用价值 1、用于外感风寒,痰多咳嗽,可配荆芥,白前,陈皮等。治肺虚久咳,则用炙紫菀9克,黄芩4.5克,天冬9克,桑白皮9克,杏仁6克,桔梗6克,阿胶6克,川贝6克,知母6克,黄参6克,五味子12粒,甘草1.5克,用水煎服。 2、大便干燥:紫菀500g水煎三次,药液浓缩到黏稠时,加入蜂蜜500g煮沸,冷却装瓶留着备用。每回服20ml,热水调服,早晨和晚上各一回。具有宣肺润肠的功效,比较适用于老年体弱大便干燥者。对老年久病体虚或者产后等小便困难和癃闭者,效果较好。 3、久咳:紫菀,川贝母,念慎者款冬花,杏仁各10g,炙桑皮,知母各15g,枳壳,橘红各12g,沙参,麦冬各30g,黄芩,炙甘草各6g,用水煎后服用,每天一剂,每回250至300毫升,10日为一个疗程。
4、百日咳:百部,紫菀各9g,代赭石10g,白僵蚕,川芎,白附子,乳香各5g,胆南星3g,水煎,每天服一剂。 5、热性咳嗽:紫菀,炒杏仁,桔梗,浙贝母各9g,麦冬,制枇杷叶,沙参各10g,炙麻黄,白前,甘草各6g,芦根20g,生石膏15g,用水煎后服用,每天一剂,小儿用量酌减。 紫菀的临床应用 1、祛痰作用
中医认为紫菀具有温肺,下气,消痰、止咳嗽的仔薯功能。实验表明,水煎剂有祛痰作用而无镇咳及平喘作用;苯及甲醇提取物也有祛痰作用。
2、抗菌作用
紫菀在体外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等7种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有对抗致病性真菌的作用。
3、抗病毒作用
水煎剂在鸡胚尿囊中对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抑制肿瘤的作用
据报道分离出的表无羁萜醇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瘤作用;也有报道从紫菀根的正丁醇提取部分分离出的环肽类化合物对S180有抗肿瘤活性。
紫菀的炮制方法 1、净制:除去杂质。 2、切制: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厚片,干燥。 3、炮炙: (1)蜜制:取紫菀片,先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紫菀中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不粘手,取出,放凉。每紫菀100公斤,用炼蜜25公斤。 (2)炒制:取紫菀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老黄色或微焦。 (3)蒸制:取紫菀净片,置蒸笼内,蒸约1小时(以上气后算起)取出,干燥。 (4)麸制:先将锅烧热,倾入麦麸,待烟起,加入紫菀片,炒至淡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紫菀100公斤,用麦麸25公斤。
紫菀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3钱;或入丸、散。中药6—9克,水煎服。蒙药多入丸散剂。 紫菀的副作用 本品并非润药,故凡肺阴不足,虚火上炎者慎用,必须用时,只能在滋阴重孝迅剂内酌加少许紫菀配伍。
请问灵芝,丹参,何首乌等 多少钱一克
以下是中药每10克的参考价格,单位(元),你自己查吧:
因地方差异有些药物零售价格亦会有些差别.
莲心0.40 乌梅0.35 龙葵0.13 黄药子0.10 麻黄根0.28 草果2.76
石莲子0.32 石榴皮0.15 天龙3.60 了哥王0.80 浮小麦0.10 草豆蔻0.26
鸦胆子0.32 白芨0.81 绞股蓝0.38 山慈菇3.40 诃子0.21 肉豆蔻1.60
芡实0.58 五倍子0.50 女贞子0.18 半枝莲0.33 白果0.80 皂刺1.23
莲须2.63 金樱子0.77 沙苑子0.50 半边莲0.30 银杏叶0.20 京菖蒲1.60
制黄精0.41 益智仁0.76 茺蔚子 冬凌草0.30 淡豆豉0.18 石菖蒲0.49
炒黄芩0.92 苍术0.38 橘皮0.14 佛手1.56 地骨皮0.24 白薇0.20
炒黄连4.80 厚朴0.45 青皮0.16 木香0.18 银柴胡0.92 青蒿0.10
炒黄柏0.25 枳实0.19 枳壳0.33 莱菔子0.14 胡黄连1.18 天葵子0.49
生黄芩0.85 红花1.22 郁金0.48 炙没药0.72 泽兰0.15 苦参0.19
川黄连4.34 桃仁0.97 元胡0.68 炙乳香0.54 莪术0.23 龙胆草0.65
生黄柏0.21 炒香附0.17 乌药0.13 鸡血藤0.12 三棱0.29 紫草1.26
知母0.46 石见穿0.17 五灵脂0.39 留行子0.20 桑白皮0.19 炙百部0.34
天冬0.81 刘寄奴0.37 姜黄0.24 川牛膝0.33 炙紫菀0.23 白前0.12
麦冬0.85 徐长卿1.64 蚕沙0.10 淮牛膝0.52 炙冬花0.84 前胡0.63
玄参0.25 川楝子0.12 穿山甲15.40 乌贼骨0.58 丁香1.70 吴茱萸1.40
南沙参0.45 桔核0.31 土元1.08 降香0.47 荜茇0.90 花椒0.81
北沙参1.06 荔枝核0.14 水蛭5.18 苏木0.27 胡椒1.60 小茴香0.36
淫羊藿0.24 炒杜仲1.07 覆盆子1.40 芦巴子0.20 炮姜0.41 熟附片0.33
川断薯穗0.27 生杜仲1.06 菟丝子0.70 补骨脂0.16 高良姜0.35 干姜0.38
寄生0.20 锁阳0.22 蛇床子0.40 肉苁蓉2.33 白附子0.46 肉桂 0.50
槐角0.15 藕节0.15 荆芥炭0.24 生地炭0.94 血余炭0.70 藕节炭0.24 茜草0.71 桑螵蛸1.80 椿根皮0.25
槐米0.50 小蓟0.15 地榆炭0.26 柏叶炭0.40 陈棕炭0.20 茜草炭1.38 艾叶0.08 毛冬青0.50 苦楝皮0.18
侧柏叶0.11 大蓟0.24 生地榆0.16 佛手数源卜花1.00 绿萼梅2.70 玳玳花1.60 贡菊1.80 鸡骨草0.39 忍冬藤0.26
赤小豆0.16 赤茯苓0.29 拳参0.26 厚朴花1.00 玫瑰花1.00 月季花1.00 凌霄花0.69 猫爪草0.90 络石藤0.19
冬瓜子0.17 茯苓皮0.12 漏芦0.16 炒内金0.65 建曲0.18 焦麦芽0.14 焦山楂0.15 炒杏仁0.55 旱莲草0.12
冬葵子0.18 冬瓜皮0.18 苎麻根0.27 红曲米0.16 神曲0.20 炒谷芽0.14 生山楂0.13 桔梗0.45 仙鹤草0.16
胖大海1.35 桔叶0.11 瓜蒌子0.52 百合0.41 生白术0.74 生白芍0.38 生甘草0.36 党参0.75 生黄芪0.98
板兰根0.42 桔红0.20 瓜蒌皮0.65 石斛1.36 炒白术0.74 炒白芍0.40 炙甘草0.39 太子参1.08 炙黄芪0.62
贯众0.18 桔络1.78 薤白0.24 五味子2.13 山药0.76 丹参0.35 生地0.48 生首乌0.48 生栀子0.35
裂亏桑叶0.19 山豆根1.23 香橼0.31 山茱萸1.18 天花粉0.45 路路通0.20 熟地0.48 炙首乌0.56 炒栀子0.38
菊花1.00 射干0.80 柿蒂0.16 砂仁2.10 茯苓0.48 薏仁0.27 当归0.36 益母草0.11 金银花0.92
葛花0.33 青果0.45 八月札0.32 白蔻仁1.00 猪苓1.68 泽泻0.60 川芎0.55 金钱草0.25 连翘1.20
炙远志2.41 木蝴蝶0.49 野菊花0.34 地丁0.20 红藤0.10 鱼腥草0.28 法半夏1.84 牡丹皮0.54 莲子0.62
酸枣仁2.10 穿心莲0.13 白蚤休3.10 公英0.43 败酱0.32 大青叶0.32 姜半夏2.04 赤芍0.36 扁豆0.26
柏子仁1.00 玉竹0.32 决明子0.21 生大黄0.27 火麻仁0.15 象贝母5.57 胆南星0.93 海藻0.20 垂盆草0.27
大腹皮0.15 石韦0.31 土茯苓0.32 制大黄0.39 郁李仁1.20 平贝母 制南星0.58 昆布0.26 地耳草0.28
豨莶草0.21 蔓荆子0.49 佩兰0.30 槟榔0.34 扁蓄0.13 白鲜皮0.38
石楠叶0.10 葶苈子0.10 钩藤0.33 木通0.17 瞿麦0.13 地肤子0.15
威灵仙0.39 木瓜0.39 海风藤0.34 合欢皮0.14 萆解0.18 马齿苋0.26
防已0.74 狗脊0.13 伸筋草0.10 海桐皮0.35 虎杖0.12 白头翁0.13
千年健0.25 五加皮0.14 桑枝0.11 老鹳草0.15 鸭跖草0.20 秦皮0.20
代赭石0.28 紫石英0.56 龟板7.70 鹿角霜2.10 石决明0.38 生龙骨0.57
海浮石0.44 花蕊石0.14 别甲4.60 水牛角3.20 煅龙骨0.89 生牡蛎0.06
阳起石0.15 磁石0.32 玳瑁12.00 生石膏0.14 煅牡蛎0.13 珍珠母0.18
六月雪0.13 谷精草0.37 制川乌0.92
墓回头0.41 密蒙花0.14 制草乌0.92
牵牛子0.12 木贼草0.10 雷公藤0.12
生麻黄0.11 苏梗0.10 芦根0.29
炙麻黄0.14 苏叶0.18 淡竹叶0.20
桂枝0.14 苏子0.24 枇杷叶0.45
荆芥0.12 白芷0.28 天麻片5.50
防风1.40 香薷0.15 地龙1.60
薄荷0.29 细辛2.7 刺蒺藜0.55
羌活1.07 炒苍耳0.10 葛根0.29
独活0.23 藁本0.30 柴胡0.45
秦艽1.46 辛荑0.51 升麻0.25
蛇蜕4.20 蝉蜕2.65 夜交藤0.14
蜂房5.10 僵蚕0.84 茯神0.40
乌梢蛇3.59 牛蒡子0.36 合欢花0.49
透骨草0.30 白芥子0.20 藿香0.44
竹茹0.19 夏枯草0.39 南沙参0.45 桔核0.31 土元1.08
茵陈0.16 舌蛇草0.47 北沙参1.06 荔枝核0.14 水蛭5.18
通草0.66 茅根0.30 淫羊藿0.24 炒杜仲1.07 覆盆子1.40
川断0.27 生杜仲1.06 菟丝子0.70
寄生0.20 锁阳0.22 蛇床子0.40
仙灵脾0.24 枸杞子0.60
仙茅0.49 灵芝片0.81
巴戟天1.20 骨碎补0.15
大火草的功效与作用
大火草的功效
大火草是壮族的药食两用药,是菊科的一种,也叫白地紫菀。大火草的功效主要是用来治疗肝胆、妇科炎症、前列腺炎症和增生。动物实验表明,大火草对消除前列腺炎性水肿和改善前列腺脂膜的通透性效果很好,还有促进排尿动力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在医疗方面,大火草具有如下几种功效:
①抗组织炎纤唤好性水肿作用
广西医科大学通过临床试验证实,大火草对前列毁铅腺和妇科组织炎性水肿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有效改善炎性组织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除与吸收。相对西药抗生素有着作用温和、无依赖性、无副作用的显著优势。
②抗菌作用
广西医科大学通过体外试验证实,大火链耐草对变形杆菌、金葡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能抑制繁殖期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起效迅速。
最近广西产有种叫大火草的特别火,它是那种植物?
毛茛科大火草也叫野棉花,罩逗哪壮药菊科大指拍火草指的是白物码地紫菀,在《云南中草药选》有记载,在一些论文及临床关于大火草治疗前列腺炎及妇科病的指的是白地紫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