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的历史发展是什么样的?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坐落于北京市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有超过9000间房间和1400多个庭院。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宫殿之一。北京故宫的历史发展 故宫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经过多次扩建和改造,最终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皇家建筑群。
北京故宫的历史变化 北京故宫是明朝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时(1406年),开始动工修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为明清两朝皇宫所在地,先后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350百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